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主要粮油产品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形成机理及防控基础”973计划项目启动实施


  2013年1月26日,由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刘阳研究员任首席专家的“973”计划“主要粮油产品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形成机理及防控基础”启动会在京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彭以祺副司长、钱万强副处长,农业部科教司陈彦宾处长,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院科技局陆建中副局长,973计划咨询组专家喻子牛教授、王林和教授等领导、专家应邀出席会议。项目专家组成员、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加工所戴小枫所长主持。
  彭以祺在讲话中强调,“真菌毒素”项目来之不易,项目组务必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切实解决储藏过程中粮食霉变问题;要提高研究水平和层次,引领学科、行业的未来发展;要注重优秀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加强项目管理,合理使用经费,保障财务安全;要保证科研时间投入,防止精力分散。同时,他还介绍了2013年度“973”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及改革措施,希望青年才俊积极参与申报“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勇挑重担。
  陈彦宾表示,农业部将积极配合做好“973”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利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对接支持“973”计划资助立项的相关研究领域(项目),鼓励形成从基础到应用研究的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体系,切实推动“973”项目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服务产业需求。他要求项目组尤其是项目依托单位要按照973计划管理办法,将项目组织好、实施好、落实好;要严格经费支出、切实按照预算执行,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刘旭对上级部门长年支持中国农科院重大基础研究工作表示感谢,强调了“真菌毒素”项目立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项目组一定要找准定位,瞄准产后环节中储藏问题的重大需求深入开展联合攻关;要主动与跟踪专家沟通,随时汇报项目进展;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特别是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争取将项目做好、成果做大,确保财务安全,力争在中期考核时获得奖励性追加经费,项目执行期结束顺利获得滚动支持。
  启动会上,项目跟踪专家和专家组逐一听取了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阳研究员关于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各个课题实施方案的汇报,并就具体的科学问题、课题目标、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任务分工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及各课题的研究重点、考核指标和工作计划,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据悉,“主要粮油产品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形成机理及防控基础”项目将紧紧围绕“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形成及致劣变机理”和“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预警及控制机理”2个科学问题,研究和揭示真菌毒素产生、形成、致害、代谢和降解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光、温、湿等环境因子对毒素致害、粮油劣变的影响机制,为有效监测、预警、阻断和消除真菌及其毒素对我国储粮产品的危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经过5-10年的努力,为最终构建针对我国储粮特点的真菌及其毒素危害的高效预防、去除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预期将为粮食霉变损失降低到经济阈值以下、提高储粮质量安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发展规划处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