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完成一批“十一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验收工作
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局配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开展了我院2010年执行到期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工作。截止日前,23个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
农业部高度重视本次验收工作,专门编制了验收工作指导手册,加强了验收过程管理。根据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验收分财务和业务验收两部分,业务验收专家中技术用户代表至少要占50%,验收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和各协作单位均要进行汇报。针对这些验收工作的新要求,在时间安排紧的情况下,我局一方面加强与各研究所的沟通,协助做好验收材料准备、验收会议组织等前期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与农业部科教司协调,统筹安排了京区研究所11个项目的验收会议。包括财务专家、业务专家和技术用户代表在内的验收专家组深入研究所,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根据合同内容和考核指标检查了项目执行情况,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答疑与讨论。验收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验收材料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对项目组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最终,所有项目均通过了验收,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院承担公益性科研专项研究5年以来,从我国农业产业领域重要和迫切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等科研工作,研发形成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规程规范等众多技术成果,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用技术,促进了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促进了学科发展。作物科学所承担的“黄淮海小麦抗旱抗干热风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4大麦区建立了139个试验基地,研发集成了“冀中南地区小麦抗热防衰技术”等21项高产优质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示范推广筛选出的抗逆高产品种,实现了黄淮海万亩示范区亩产600公斤、其它麦区亩产500公斤的预定目标,对提高我国小麦单产及总产起到了显著作用。“保健功能性水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生产研究”项目建立了保健功能性水稻新品种选育基地和育种全国协作网,在研发功能品质快速高效检测技术、挖掘功能特异材料、开发实用分子标记、选育功能性水稻新品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强化了科研协作,推进了产学研结合,提升了我国功能稻产业技术水平。棉花所承担的“棉花简化种植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确定了三大棉区的棉花种植密度及氮肥经济施用量,建立了新型种植制度和简化种植模式,研发了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方式的植棉技术,创立了机采棉标准化种植模式,建立示范区面积8万余亩,辐射推广860万亩,推动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的技术升级。植保所承担的“盲蝽蟓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监测治理技术研究”项目提出了盲蝽蟓种群治理策略,研发了多种害虫种群控制技术,集成发展了盲蝽蟓的测报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内种群控制效果达85%,为害损失低于5%,农药用量降低50%,有效地控制了盲椿蟓对农作物的侵害。此外,“东北春播玉米稳产技术措施研究与示范”、“油菜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也在实用技术开发,技术的熟化和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