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学术委员会» 年度工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八届学术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八届学术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主任委员  万建民

  2019年7月24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首先,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农科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委员百忙之中前来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报告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请各位委员审议。

  一、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

  一年来,学术委员会积极组织各位委员参与我院考核评估、咨询论证、战略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我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把脉问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充分发挥咨询评议作用,助推创新工程考核评估

  创新工程从咨询论证到试点实施、再到试点期评估,现在全面推进期也快过半,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改革都凝聚了各位委员的辛勤汗水与聪明才智。为审视创新工程实施情况,于去年启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5年考核与全面推进期中期评估工作,系统总结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六大管理机制”“四大创新能力”和10大前沿理论发现、10大关键技术突破、10大核心产品。根据工作需要,邀请了约40位委员参与考核评估工作,在考核评估的各项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提出了非常宝贵和有针对性意见建议,为更好实施创新工程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二)充分发挥参谋顾问作用,打造农业科技高端智库

  在各位委员的支持下,我们瞄准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需求,组织委员开展重大问题调研,起草了系列战略研究报告,凝练提出一批重大咨询建议,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策源地”和“参谋部”作用。

  构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体系,统领全院科技创新。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规划(2018-2035年)》等材料,编制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规划》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方案》,构建从“行动计划”到“支撑规划”再到“行动方案”的完整体系,以乡村振兴统领全院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实施勾画了新蓝图。

  服务国家需求,组织重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示,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我院建立了重大科技任务联合攻关机制,立足国家最紧迫的重大需求和我院使命定位、自身优势,梳理凝练出“藏粮于技”、农业绿色发展、牛奶优质化、畜禽良种化、非洲猪瘟防控、草地贪夜蛾防控6大攻关任务。经委员们多次咨询论证和修改讨论,编制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急需攻克的关键技术、研发目标任务、创新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

  瞄准新时代农业科技需求,开展农业未来科技战略研究。在《跨越2030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开展《我国农业未来发展与科技需求研究》战略研究,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科技竞争力现状,深度预测我国农业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提出重大工程建议,形成系列研究报告。组织委员参与起草面向2035年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战略方向、梳理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和优化调整思路,提出未来发展布局建议。

  (三)充分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调整完善全院学科体系

  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分析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了《一流学科对标机构清单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等材料,对院学科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和前瞻布局,发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学科设置简表(2018版)》,形成“9大学科集群-57个学科领域-302个重点方向”的三级学科体系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学科布局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引领性、独特性和延续性,强化了学科在科研力量布局调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指挥棒作用,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四)充分发挥评审把关作用,提升项目立项与成果培育质量

  学术委员会坚持分类评价原则和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充分发挥评审把关作用,不断提升我院项目立项与成果培育质量。

  一是遴选重大产出科研选题。组织学术委员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部署,积极谋划提出一批重大科研选题。委员围绕选题定位、方向与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取得成果的预期,提出了17项重大产出科研选题候选项目并排序。经征集筛选、咨询论证等程序,2018年启动8项、2019年启动4项重大产出科研选题,通过创新工程经费对选题进行全方位、持续性倾斜支持,力争3-5年内突破若干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推动产出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是评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和贯彻落实贺信“十大科技进展”。为集中宣传展示我院代表性科技进展与事件,强化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导向,激发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组织开展201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和“贯彻落实贺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提名与评选工作。各位委员在推荐提名、院士专家会议评审、领域专家通讯评审等环节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不断提升项目立项与成果培育质量。委员们密切跟踪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紧扣各类科技计划特点,提出非常实用的建议,在项目论证、答辩辅导等环节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申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重大类项目、提名国家奖项目过程中,委员们通过经验分享、指出不足、凝练创新点、提升材料水平等方式,为我院科研立项、成果培育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四是评审院年度科学技术成果奖。每年全体会议期间,委员们本着“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评审中国农科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和青年科技创新奖,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充分肯定了我院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成果,也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重大成果奠定了基础。

  (五)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为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9月,研究制定《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诚信与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道德与学术纠纷问题调查认定办法》,从预防、管理、惩治、保障等多个环节,对我院科研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办法出台后依规组织和协助开展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工作,评议和裁定学术道德问题,严肃查处学术不端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助推“两个一流”建设。

  (六)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一年来,以院、所学术委员会名义组织、发起了各种类型学术会议、学术报告活动等,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和咨询活动,为我院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动态、宣传促进我院的科研进展提供了交流平台。通过院、所两级学术委员会的共同努力,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了学术治理水平。

  在各位委员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我院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是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效。通过系统的考核评估发现,随着创新工程实施,中国农科院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工程实施5年来,我院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三个面向”为导向的三级学科体系、以科研团队为主体的科研创新组织模式、以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投入机制、以跨所跨学科团队联合为特征的协同创新机制、以科研产出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农情的现代院所治理新路子。创新工程实施5年来,我院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引进青年英才220余人,新培养4位院士和一批领军人才;三级三类科研平台体系和四大类基地体系日趋完善;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层级,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牵头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联合全国科研力量解决重大产业和区域问题,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工程实施5年来,我院各项科研产出量质双升。共获国家奖33项,同比增长22%,获奖数量约占农业领域的20%。2018年又获得8项国家奖,达到2000年国家奖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共发表科技论文25690篇,其中SCI/EI论文10000余篇,是前5年的2.5倍。在Science/Nature/Cell主刊发表论文12篇,同比翻了一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品种、专利等成果翻倍增长。共审定农作物新品种638个,同比增长50%。获植物新品种权234项,同比增长270%。创制新农药、新肥料、新兽药94个,同比增长60%。获发明专利2931项,是前5年的3倍,其中获中国专利奖36项,占农业领域全国获奖总数的68%。预计到2020年,可超额完成全面推进期各项目标任务。这些成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二是科研立项保持良好势头。2018年新增主持各级各类课题2840项,同比增27.8%,年度留所总经费8.59亿元,同比增27.9%。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项,留所经费1.3亿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2项,留所经费0.8亿元,包括重点项目3项、优青项目2项、组织间国际合作研究等重大类项目8项。今年上半年,我院有1项杰青项目、2项优青项目和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顺利通过会评答辩,还有4项重点项目进入会议评审环节,4项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立项公示,是近年来基金人才类项目立项的丰收之年。

  三是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基础研究方面,在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水稻杂种不育难题,番茄果实的营养和风味物质在驯化和育种过程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共发表论文5323篇,比上年增长2.2%,其中SCI/EI收录论文2858篇,比上年增长13.6%。以第一署名单位在CN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2篇。重大成果方面,2018年全院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全年审定新品种388个,培育家禽新品种1个,获新兽药、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29项,获发明专利732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9件,国外专利17件,出版科技著作272部。中国专利奖银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7项。今年,我院共7个项目通过国家奖会议初评。战略研究方面,提交的多篇战略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为国家宏观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条件建设方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部评估中取得3个优秀、2个良好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国家首次中央级科研机构大型设施设备开放共享考评中,2个研究所获评优秀,5个研究所获评良好。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建设报告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韩正副总理、胡春华副总理、刘鹤副总理等4位中央领导批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一期工程10万平方米全部开工建设,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获得批复,成功立项北方水稻中心建设项目,首批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挂牌,农产品风险监测与预警实验室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建成。

  取得以上成绩,离不开各位委员的辛勤努力和无私付出,在此向各位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做好未来一年学术委员会各项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当前,中国农科院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现代院所建设。院学术委员会要牢记报国为民的科研初心,勇担创新国家队的使命责任,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专家云集、学部齐全的优势,凝聚和带领广大农业科研人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抓手,加快创新工程实施,力争取得更多更有分量的科技成果,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为推进实施创新工程2.0提供学术指导

  创新工程是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为中国农科院量身打造的国家工程。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已圆满完成试点期任务,全面推进期中期评估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去年在各位委员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创新工程考核评估工作,发现不少问题。下一步,要针对5年考核和全面推进期中期评估发现的问题,全面升级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在团队建设管理、重大任务实施、重大成果培育、重大机制改革上进行新探索、新实践,推动创新工程出成果、出经验、出影响。目前,各研究所正在制定整改方案。我们将充分依托学术委员会,邀请各位委员对学科方向调整、团队组建与首席遴选、团队任务与研究所任务、重大科研攻关计划等提出客观公正的咨询建议,进行严谨审查和科学把关。

  今天下午,我们提请学术委员会对其中一项任务,《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团队重点任务与研究所重点任务》进行咨询评议,希望各位委员认真履职,帮我们对团队重点任务与研究所重点任务进行把关,科学确立团队研究任务与预期产出目标,将“三个面向”要求落实到研究所重点任务和科研团队研究选题上。

  (二)为服务政策创设与规划制订献计献策

  为我院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科技计划设计及组织实施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是我院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规定的工作职责。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科技竞争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站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高度,依托学术委员会组织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凝练提出重大咨询和政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农业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策源地”和“参谋部”作用。希望各位委员进一步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农”发展的硬任务和农业农村改革三大领域,加强宏观战略和政策研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参加科技部2035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和各类智库专题报告的编撰,不断提升我院战略研究成果的质量。

  在此,也希望各位委员在理论创新、政策支持、舆论引导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出声音,共同呼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革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院所和领军人才更多自主权。希望各位委员积极参加重大科技规划和政策改革调研工作,努力把战略研究成果、把农业科技界的共识,转化为政策建议,为国家农业与科技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三)为加快我院一流学科建设做好咨询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近几年我们多次请学术委员会审议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学科体系优化方案》《一流学科对标机构清单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等材料,各位委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十分丰富,特别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我院各学科领域具有宏观战略视野的科学家不多,长期开展学科战略研究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分散的研究、短期化的研究难以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战略支撑。我们前不久专门召开全院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就是希望全院上下重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我们要依托学术委员会,开展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和农业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分析,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农业科技前沿态势,找准关键领域,引领创新方向,超前谋划部署,争取主动权。要持续谋划我院学科体系布局,持续开展学科发展竞争力分析和发展态势评估,健全完善学科分类评价标准,科学评价我院学科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不断改进学科发展布局,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四)为谋划重大任务和产出重大成果提供智力支持

  培育重大科技成果是科研院所的根本目标。学术委员会要组织开展高质量的学术咨询、评议、评价工作,齐心协力推动重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群策群力谋划重大科技项目,同心携手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一是强化重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我院建立了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机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农业农村主战场需要,组织优势科研力量,积极主动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破解技术难题。已启动了“藏粮于技”、非洲猪瘟防控、农业绿色发展、畜禽良种化、牛奶优质化、草地贪夜蛾联合攻关任务,编制了中长期实施方案,将粮食安全、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统一纳入研究框架,将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设计,明确了急需攻克的关键技术、研发目标任务、创新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组建了总体组、领导小组和人才团队,将集中全院力量开展持续攻关,力争早日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还将继续梳理凝练,将食物营养健康、机械设施装备、智慧农业、新兴技术研发等重点任务纳入,形成以重点任务为牵引的科研任务实施体系,引导全院科研更加聚焦、更加高效。在科技任务凝练、重大任务咨询论证、协同攻关合作方面,我们将充分依托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力量。

  二是积极谋划争取重大项目。目前我院存在争取竞争性重大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争取国家自然基金人才类项目、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偏少的问题。要进一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从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区域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凝练重点任务与主攻方向。要密切跟踪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加强国家竞争性科技项目谋划,紧扣各类科技计划特点,发挥学委会在项目论证、答辩辅导等环节的重要指导作用,组织科研团队开展选题策划与凝练与争取。目前我院正在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十四五”科技专项谋划工作,希望各位委员也能积极参与,共同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科技支撑水平。

  三是强化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目前,我院九成国家奖集中在作物遗传育种、畜牧兽医、资源环境三个学科领域,学科分布不平衡,突破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今天下午,还要请各位委员审议研究所和科研团队的重大成果培育清单,希望各位委员认真审阅,严格把关,推动我院成果培育体系建设,力争未来能够在重大成果产出方面有所突破。

  今天下午,部分委员要参加我院2019年科学技术成果奖的评审,请各位委员严格把握标准条件,坚持公平公正,确保奖励成果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希望委员们帮我们挖掘一些有苗头的科技成果,未来通过开展重点培育、主动帮扶指导等方式,产出高水平成果。

  (五)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完善现代院所治理体系

  在现代院所治理结构中,学术委员会与院所行政管理体系同为院所治理体系的核心。与行政治理体系相比,我院学术治理体系相对较弱。院里高度重视学术委员会建设,近期进行了系统调研总结发现,学术委员会在职能定位、运行机制、学部建设、学术交流、委员履职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刚才,唐院长对学术委员会建设提出了要求,我们将认真研究落实。总的来讲,就是要强化学术委员会职权,明确院所两级学术委员会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实现学术问题由学术专家决定,让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各学部作用,赋予学部统筹协调所属研究所相关学术事项的职权,充分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要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程序,定期对院所两级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进行总结,保证学术委员会高效、顺利履行职责和独立开展评议咨询工作。

  (六)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优良学风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各位委员都是我国农业科技界的知名专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形象“代言人”,无论是学术还是学风方面,都是科技界的楷模。希望各位委员以身作则,严把学术关、严把道德关,对科研任务、科技成果、发展规划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议和评审,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监管意见,指导和帮助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自觉维护学术道德;能够率先垂范,带头弘扬科学家精神,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广大科研人员,为促进学术规范、提升学术质量、提高学术水平起到模范作用。

  同时,学术委员会要坚持加强作风与学风建设,通过加强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相关的宣传教育,强化正向引领,提升科研诚信意识;通过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制度、论文成果审核制度、科研过程追溯制度,强化科研产出管理,将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过建立专业监督与风险预警机制、对国际期刊撤稿情况和网络舆论异常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强化内部监督制度和自查自纠机制建设,完善对科研诚信的监督管理;通过把科研信用作为申报项目、经费资助、职称评定、经费管理、考核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强化学术不端“零容忍”,提高科研诚信违规成本。

  各位委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将努力做好学术委员会工作,积极为各位委员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希望各位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尽可能参加各项学术咨询活动,为我院加快“两个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