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成果走进千万家 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8年10月10日下午,我院组织召开了SCIENCE论文“种植Bt棉花有效控制棉铃虫在中国多作物生态系统发生与为害”座谈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雄年副司长、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刘燕美副主任、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蒋茂森处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计划处陈彦宾副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王凤乐副处长、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钱万强博士,方智远院士、黄大昉、黄季焜、郭三堆、李付广、彭于发等有关方面专家,刘旭副院长、科技局、人事局、植保所的领导以及相关媒体记者约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科技局王小虎局长主持。
  刘旭副院长首先对植保所、论文作者吴孔明等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种植Bt棉花有效控制棉铃虫在中国多作物生态系统发生与为害”论文的发表,带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作者立足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在生产中总结、发现问题,瞄准高技术成果推广及其生产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集中体现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界形成的农业科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的优良传统和学风;第二,自主创新重大成果需要长期积累、辛勤耕耘,一项重大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好的选题不行;没有甘于寂寞、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不行;没有科研单位与推广机构、生产部门的密切合作,也不行;没有持之以恒、辛勤耕耘和长期付出更不行;第三,农业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解决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既要看高水平的论文成果,更要看成果能否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两者缺一不可,要实现完美统一。这篇论文很好地实现了两者的统一,为回答什么是农业科研、什么是农业科研的目的、怎样做科研、如何实现发高水平论文与服务生产的有机统一树立了典范。
  杨雄年副司长代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向院、所和论文作者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该论文的发表表明我国农业科研水平近年来有了显著提升,中国本土的农业科学家可以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折射出我国农业科研数据长期积累、农业科研单位与生产部门大联合的重要性和意义。希望中国农业科学院广大科技人员将成绩当成台阶、荣誉变成动力,不断创新,取得更多重大成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领导和专家相继发言,气氛热烈。一致认为该论文的发表是我院近期科研工作取得的又一最新重要成果,是我院充分发挥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应用面临的重大实际科学问题潜心深入持久研究的成功范例,不仅对植物保护与生物安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农业科研始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研究围绕生产实际,成果为生产实际服务产生重大示范作用。
  论文作者吴孔明研究小组以棉铃虫种群地位演化与Bt棉花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十年来在河北省廊坊市系统研究了棉铃虫在Bt棉花和常规棉花田的种群动态,结合对华北地区1992-2006年100个观测点的棉铃虫种群监测数据的模型分析,阐明了Bt棉花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能够破坏棉铃虫在华北地区季节性多寄主转换的食物链,压缩棉铃虫的生态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也抑制了棉铃虫在非转Bt基因的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其它作物田的发生与危害。这一研究结果为解释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靶标害虫种群演化的调控机理和棉铃虫的区域性可持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途径。美国《SCIENCE》杂志2008年9月19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该研究论文。

TOP